HPV是宫颈癌的唯一致病因,虽然宫颈癌家族遗传倾向不明显,但却是一个典型的亲友型疾病,若家中有人罹患子宫颈癌,则其他女士成员的患病率将大大增加。HPV病毒为非遗传病毒,但透过媒介物容易造成交叉感染,在同一居住环境下,将增高其他女性的感染几率,即增加患上宫颈癌的几率。

最新的调查数字显示:如果家族中的宫颈癌患者是远亲,像是表妹、曾祖这一类,那么,亲人的患病几率将略高于普通人平均危险系数;如果是近亲,例如亲姐妹、母亲患有宫颈癌,那么直系家属的患病几率要比一般人高5倍;如果直系家属是在50岁前确诊患上宫颈癌的,那么,家属以后患上此病的危急性还要更大一些;而如果你有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近亲都有宫颈癌病变病史,那么直系家属患病的几率则是一般人的7.7倍左右。
对于一个家庭来说,尤其有老人、小孩这种免疫力比较低的成员,防止家庭内部HPV交叉感染,从日常生活做起是非常重要的。

日常生活避免交叉感染的做法
1、固定性伴侣。
夫妻一方有HPV感染时,及时让伴侣去医院进行检查,治疗期间最好禁止性生活。HPV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特别易生存增殖,故男女两性的外生殖器是最易感染的部位。男性包皮过长者可做包皮环切,有助于预防感染;女性有宫颈炎症时也要及时治疗,提高宫颈抵抗力。

2、注意做好家庭内部的清洁卫生,防止对衣物等生活用品的污染。
患者的内衣裤要单独清洗,可用热水烫或用蓝氧浸泡等方法消毒,清洗完毕后在充足阳光直射下暴晒半小时以上,不要和小孩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衣物混在一起洗;卫生用品如毛巾、浴巾、牙刷、剃须刀等要消毒隔离;勤晒洗被褥,大人、小孩分床睡;分开使用浴盆、脸盆,马桶圈每天擦洗消毒等;家用洗衣机每两三个月可以用84消毒液消毒一次。

由于HPV是通过破损皮肤、黏膜感染的,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性传播,所以日常接触如吃饭、握手、拥抱、使用共同的办公用具、家庭设施等是不会感染的。
3、HPV患者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上厕所前后要洗手,注意手部的清洁卫生,不将病毒带入带出;女性不要随便使用洗涤剂冲洗阴道,不滥用抗生素,否则会破坏阴道微生态环境,降低HPV病毒的自我清除率;平时只需用清水清洁外阴即可,不穿过紧的、化纤面料的内裤,尽量少使用卫生护垫,勤换内裤及时清洗,保持私处的干燥清爽;男性应选择纯棉、宽松的平角内裤,不穿过紧的裤子,内裤不要和袜子一起清洗,要单独清洗消毒。

最后,HPV阳性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,如果长期感染HPV病毒始终无法自我清除的话,可借助蓝氧辅助清除HPV感染,防止病情加重,并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的意见。